刘景忠:跨界”的职业教育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读姜大源先生《职业教育要义》有感_公司新闻_华体汇体育app官方下载_华体汇体育登录
详细内容

刘景忠:跨界”的职业教育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读姜大源先生《职业教育要义》有感

时间: 发布时间:2024-03-30 12:35:47      【来源:华体汇体育app

  原标题:刘景忠:跨界”的职业教育,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读姜大源先生《职业教育要义》有感

  读姜大源先生的《职业教育要义》(以下简称《要义》),既是全面理解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系统学习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良机。姜大源先生的论述,体系之完整,思辨之清晰,说理之透彻,视野之开阔,表达之顺畅,无不使笔者获益良多。边读边思,边思边读,竟然产生了犹如先生在笔者身旁循循善诱、亲切教诲的“现场感”,至于启人深思、豁然开朗等感受,那是自不必说了。毫不夸张地讲,“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笔者读《要义》的“实况”。

  《要义》的基本框架是由职业教育方法的理念的12“观”、职业教育内涵的12“说”、职业教育规律的12“论”和职业教育本质的12“辨”构成的。结构之齐整、框架之宏伟、内容之复杂,给初读《要义》的人一种“森森然”“巍巍然”之感。然而一路读下来,笔者发现,无论是“观”“说”,还是“论”“辨”,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沿着这条主线“读”和“思”,顿觉天朗气清,心地澄明。这条主线就是“跨界”二字。用姜大源先生的话说即为,职业教育“不仅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视域,而且跨越了企业和学校的境域,还跨越了工作与学习的界域。一句话,职业教育已经跨越了经济界与教育界的疆域。”在此基础上,姜大源先生进一步精确指出:“跨界,就成为串联起这48篇卷首语的一根红线,或者说,是隐含其中的一个灵魂”。为了表述的方便,同时也为了使《要义》更加通俗易懂,更便利教师阅读,笔者从“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出发,把姜大源先生所说的职业、企业、工作、经济界等用“职业”来概括,把教育、学校、学习、教育界等用“教育”来概括,那么,职业教育的所谓“跨界”,即为跨越了“职业”和“教育”这两个领域,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一个根本性特征。

  跨界的对立面是单一的、不跨界的,即“定界”(姜大源语)。因此,“在企业里办培训”和“在学校里办教育”都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出发,单纯地在企业一方用力或单纯地在学校一方用力——尽管其方向指向的是跨界,都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跨界原则,都不是真正的跨界思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我们所看到的依然是“一方用力”为主流现象,诸如“改革发展示范校”“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企业实践”“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等等。上述活动或者上述“用力”当然并非是全无意义的,单纯从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来说,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另外,在上述活动中,我们当然也能找到“跨界”的影子和痕迹,如行业的指导、企业的参与、社会的关注等,但若是仔细考量,显而易见,上述活动的主要的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宣传者,依然是教育这“一方”在用力。由此可见,跨界的职业教育要从理念、理论、内涵等落实到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跨界的职业教育,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作出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及党的十九大前后,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初步完成了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正如建造大楼一样,光有“设计图”不行,还要有可供操作的“施工图”,才能真正完成建设项目。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迫切地需要可供操作的“施工图”。按照跨界思维,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的“施工图”,“必须摒弃分割的定界思维,树立整合的跨界思考”(姜大源语,下同),也“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劳动就业、行业企业,以及青年、工会、妇女等多个部门和社会机构,要树立系统集成的思想”。很显然,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

  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要抓住“牛鼻子”,进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作者觉得,要抓住“牛鼻子”关键点在于:一是要改变目前依靠行政驱动、“项目”驱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从目前的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检查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行驶依法监督、宏观规划的政府职能。二是要简政放权,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职业院校的创新活力。三是要出台有关政策和法规,切实保障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参与职业教育的合法权益和权利义务。通过以上措施,将“办管评分离”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跨界的职业教育需要职业院校进行革命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改革体制机制一样,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要抓住“牛鼻子”。作者觉得,要抓住“牛鼻子”关键点在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二者须并重,不可偏废。姜大源先生指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功能;二是教育功能。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外显的,轮廓清晰,易为世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是内隐的,涉及具有另类智力特征群体的成才。对这一点,人们却往往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

  事实的确如此。综观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被重点突出、无限放大的同时,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被忽视、被忽略。“学习不好可以读职校”“学了一技之长可以就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技能成就人生”等成了职业教育的标签。习关于“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以及“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精辟论断和精彩论述,人们挂在嘴上,却没有落到实处。

  姜大源先生在《要义》中指出:“职业教育不能只是培养被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功能性的岗位需求的‘职业人’。作为一种教育,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强调职业教育是服务发展、就业导向的教育,除了要实现所谓职业的功利性目标外,还要实现教育的人本性目标,即在获取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就业机会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价值,还应使其有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主动参加社会进程和工作世界的设计,成为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社会人’。”作者觉得,姜大源先生的论述是对习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作了详尽而准确的诠释,笔者深以为然。

  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职业人”的培养上,而对“社会人”的培养既缺乏清醒的认识、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因此,把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落实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就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需要说明的是,重视“社会人”的培养,绝不意味着可以轻视“职业人”的培养。事情的真相是:职业院校重视培养“社会人”之日,恰恰是培养“职业人”成功之时。这是因为,一个优秀的“职业人”一定是以优秀的“社会人”为前提、为基础的。